首页>检索页>当前

安徽农业大学:青春在“科技小院”里拔节生长

发布时间:2024-04-26 作者:周晓璇 王志鹏 来源:中国教育新闻网

“春季是动物疫病的高发期,胸膜肺炎疫苗3个月就要打一次……”在安徽省定远县一家黄淮肉羊养殖场,王彭辉一边给工人讲解动物疫病预防知识,一边演示如何给羊接种疫苗。

王彭辉是安徽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的一名研究生,2022年4月来到定远农区草牧业科技小院“安了家”。谁能想到这位别人眼中的养羊“小能手”,刚来时怀着满腔热情,却屡屡遭遇打击。

“应该给羊吃啥饲料才长得好?”“我家羊得病了,可咋办啊?”面对农户们七嘴八舌的提问,王彭辉一下就被问“懵”了,“原来学过的知识真正实操起来,和想象的还有一定差距!”

看着大家信任与期盼的眼神,王彭辉感到身上沉甸甸的责任,随即回去查阅资料、咨询学长、请教老师……他说,“也是在那一刻,我明白了建立科技小院的意义,理解了为什么要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。”

从那以后,他经常跟随老师深入到养羊企业和农户,讲解养殖方法,开展技术服务,组织讲座培训,同时在与农户交流中摸清了产业发展的“症结”所在,顺道也向“老把式们”学习了一些养殖“土经验”。

团队师生自主研发了可移动羊舍和自动饲喂系统,优化种草养羊技术,创建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得到有效推广,应用新技术20多项,开展技术服务830余次,带动200余家养羊企业、合作社、农户示范养殖,累计帮助当地农户增收1000万元。

安徽省皇竹牧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:“在科技小院的帮助下,羔羊成活率提高20%以上,发病率减少30%,公司一年多挣了30万元!小院的师生,确实懂农业!”这样的评价,让王彭辉心里满满的成就感。

如今,谈及养羊,从品种培优到品质提升,再到标准化饲养,王彭辉头头是道,已然成了乡亲们口中亲切的“小王老师”。

“在学中干、干中学,科技小院让学生视角更‘接地气’,得到多方面的锻炼。”团队指导老师陈家宏露出欣慰的笑容,他表示,要带领学生在科技小院扎根下去。

科技小院是高校培养研究生的一种新模式,通过把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,研究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,同时培养一批知农、爱农、兴农的农业高层次人才。瓜蒌小院、酥梨小院、稻渔小院、灵芝小院……在安农大,一个个科技小院如种子般播撒开来,越来越多的安农师生走进乡土中国深处,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、治学问。

提取土壤、水样检测、养分分析……位于安徽庐江县灵台村的农业绿色生产科技小院里,一片繁忙景象,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研究生李延君抢抓晴好天气,在水稻田里采集试验数据。

“种植要讲究绿色环保,我们的实验就是想在不打农药、大幅减少化肥用量的情况下做到不减产。”李延君表示,团队师生想要在巢湖流域推广绿色生产。

小院师生在灵台村选了22亩试验田,与村民们的传统种植进行对比试验。施用绿色新型肥料,调整水稻种植结构,加强对田间的管理……为了这片试验田,大家常常弄得“灰头土脸”,个个晒得黝黑,被蚊虫咬得满腿包。

这让当地种植户罗师傅很不解,“村里的孩子都铆足了劲要走出去,这几个大学生娃娃却要回来种地,简直就是‘自找苦吃’。”

但是,当收获季来临,试验对比发现,减少施肥10%—30%后,水稻产量不降反升,品质也提高了,每亩水稻增产120斤,节本增收60元。喜得两眼放光的罗师傅,不停感叹“这些学生娃的办法还真管用”,也想要跟着小院的方法,化肥减量、优化管理。

“在‘自找苦吃’中锻炼本领,在这里,我们蝶变、成长,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。”李延君表示很庆幸来到了小院,她说,“毕业后,希望继续投身到乡村振兴事业中。”

学校先后在庐江县组建了稻麦轮作科技小院、灵台科技小院、水稻科技小院,实施乡村科技兴农集成服务,搭建绿色高效示范样板田,创长江下游水稻亩单产最新纪录;打造特色品牌32个,建立农业标准园76个、智慧农业示范基地26个;培训农技人员、科技特派员4000人次,培育新型经营主体485家……

在刚刚公布的中国农技协“最美科技小院”“最美研究生”评选中,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岳西茶叶科技小院、安徽庐江稻麦轮作科技小院荣获“最美科技小院”称号,科技小院学生李延君、申一帆荣获“最美研究生”称号。

一个科技小院就能服务一方百姓、带动一个产业、辐射一片区域。自2018年,安徽农业大学与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合作,探索建立科技小院,如今已建成科技小院122个,分布在16个地市61个县区,涵盖大豆、水稻、玉米、灵芝、茶叶等56个产业类别。

在科技小院,一批批研究生从农业“小白”成长为“老把式”“多面手”,一项项实用成果也在田间地头开花结果:服务农技协186个,推广新技术400余项,制定地方和行业标准20个,发表学术论文218篇,田间示范2万亩,技术辐射20余万亩,培训农民6万余人。

“学校以‘一线建小院,小院筑大院’为建设思路,探索科技小院向集群小院、研究院发展。”该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姜家生介绍,学校聚焦“千万工程”、粮食安全、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等重大部署,已与200多家企业共建乡村振兴战略联盟,与众多高校、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,建成安徽粮食产业研究院、中国合作经济研究院、肉牛产业研究院等。

科技小院方寸地,潮涌强农兴农青春力量。把广袤大地作“课堂”,以农田作物当“教材”,青春在“科技小院”里拔节生长,服务乡村振兴的故事仍在继续书写……(中国教育报-中国教育新闻网通讯员 周晓璇 记者 王志鹏)

0 0 0 0
分享到:

相关阅读

最新发布
热门标签
点击排行
热点推荐

工信部备案号:京ICP备05071141号
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

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

Copyright@2000-2022 www.jyb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
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